首 页 >> 散文札记 >> 返回
 
 
 
信息来源:段氏宗亲网
 
      
       家,一个既温暖又温馨的字眼,一个充满亲切和爱的字眼,一个让人远行万里也牵挂不已的字眼。
       家,是儿女一手提着鸡鸭,一手提着点心,背着孩子要回的地方;是摆放着热茶热馒头的案头;是在外疲惫不堪,想身心放松的热炕;是受挫千百回,回来也不会拒绝你的那扇门;是漂泊异乡的游子,在大年三十晚上身背行囊要回来吃的那桌团圆饭。
       还有一个家,看似无形,却真实地、深深地存在于我们心灵深处。
童年时,曾很好奇地问家人,我从哪里来?大人们回答时总是很模糊,让我对自己来到世界的方式很好奇。等再大点,这个问题不再是秘密时,心里又有了疑问,那么我上辈的上辈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我一直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 
       但我想,既然我姓段,那它总该有个源头。不知从何时起,心里就有了对“另一个家”的渴望。认为那个家的所在才是我真正的、永恒的故乡。
先有字,后有姓。我认真查阅了有关资料,原来这“段”字是象形字,其本义是锤击、锤炼的意思。从字面理解,段字的左边像山石或山崖的形状,右边的象形则是用手持锤击之。在“段”字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类石器时代的影子。 
       说起段姓,公认的始祖是共叔段。
据查有关资料,早期段姓以陕西、甘肃一带繁衍最旺,以后段姓扩播四方。西汉时,段会宗任西域都护,雁门太守等职,此人为人仗义,深受西域各族敬重。也许是我生活在边疆,对西域历史比较感兴趣的缘故,我很早就关注过这位同姓的西域名将。大致到魏晋南北朝之际,段姓或因仕宦,或因避战乱而迁往各地。此后,段荣任北魏定、秦二州刺史,段嗣元任郑州刺史,段纷任后魏晋兴太守。因此这支段姓可谓仕官累累、簪缨不绝。
       2007 年,我有幸去了云南大理,大理是历史上大理国的所在地,大理国段氏成为我此行关注的内容之一。我特意去寻访了当地一位段氏的长者,得知,云南段氏来源于甘肃武威,其祖先乃是共叔段。最先到达云南的是魏之段延,后有北周之段永,至唐代有段俭魏。他们的子孙繁衍迁徙由少到多,遍布云南。后接受当地白族生活习惯的影响,并进而冠之白族籍,成为白族段姓。段姓人口集中最多的是大理喜洲镇。当时因跟随旅行团时间紧张,没有去段家宗祠,我只在喜洲镇一户段家楼前拍照作为纪念。
       2011 年11月初有幸去湖北英山,了解到英山段氏的来龙去脉。并看到了英山的《段氏宗谱》。 
      1988 年段任良主编,段兆雄、段子中等协编新修第十四届《段氏宗谱》(12册),现藏于海峡两岸段姓人家以及少量被段姓华侨带到东南亚各国。
我是在英山县一位友人的堂叔家第一次见到《段氏宗谱》,让我心灵很震撼,因为我知道它的价值和意义。
       自幼喜爱历史的我,深知已有约3000年历史的家(宗)谱,素来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三大历史文献。它不仅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而这些都是我所喜爱的。
      我从1996年开始热衷于收藏方志,而接触到家谱,这是我平生第一次,所以当我从主人手中接过红色封皮的《段氏宗谱》时,我感到周身的血液像是沸腾了一般,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我边听主人介绍族人的情况,边仔细地翻看目录、表系。说实话,虽然这上面可能没有与我有血脉联系的先祖,可我翻看着这本宗谱时,却感到一点都不陌生。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它不仅记录着家族的来源、迁徙轨迹,还包罗了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英山段氏中就出现过许多爱国志士和文化名人,若没有这宗谱的记述,怕这些人的功绩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大海中,不为人知了。
当我得知英山段氏宗祠在今年重阳节刚建成的消息后,迫不及待地想去看看。刚刚吃过午饭,热情的主人便带我前往。 
      说实话,我生在边疆,那里是多民族聚集地区,别说是宗祠,就是庙宇也是很少,听老辈人讲,文革前各地各类庙宇规模虽不大,但有一些,文革中几乎被毁灭绝迹。等我记事起,只知道水磨沟有座清泉寺。近几年,在我所生活的这座小城,由众多善男信女们捐资修建了一座莲花寺。至于涉及某一家族的宗祠我此前从未见过。从来不知宗祠是什么摸样。
       在去宗祠的途中,主人告诉我,英山的 “段氏府”位于英山县南河镇灵芝村,是清光绪年间湖北省候补知县段昭灼的府第及庄园,始建于光绪二十三年,光绪二十四年段润霖续建成功。这座府邸,在革命战争年代承载着光荣的历史使命,从1931年至1941年期间,红二十七军、红十五军、红四军和红二十五军以及挺进大别山的刘邓大军多次在此宿营或成立临时战斗指挥部。1931年农历6月18日,苏维埃红四区区政府在此成立。1932年在此成立苏维埃红山县政府保卫局,解放初至1955年是英山县第七区区公所所在地,是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段氏府”不仅是一处光荣的革命遗址,而且建筑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建筑布局坐西向东,三进院落,大小房间99间,房间通道纵横交错,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整个建筑的排水系统全在地下,雨停水干,百多年来从未堵塞过,可见当时的设计是相当科学的。该建筑1992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它也是黄冈地区唯一一处保存较好的古代建筑群。
       车子行驶在乡间公路上,不知是由于刚刚小酌两杯的酒力,还是因为这山野进入深秋,五彩斑斓的色彩散发的迷人魅力,我有点心醉的感觉,身轻气爽,飘飘欲仙,总感觉车子太慢。
       穿过一个小镇就看见一座 高墙翘角 的建筑屹立在青山翠柏之中,在崇山峻岭间能有一方平地,是很难得的。当车子停稳,我们已置身于一个山间的坝子中间,眼前这段氏宗祠庄严肃穆、恢宏华丽的气势让我有些窒息的感觉, 宗祠的正后方两侧有排宝塔似的柏树,像一个个卫士在守护着,让宗祠显得更加庄严。宗祠外墙灰色作底,白边勾线,红色瓦檐,汉白玉的门与雕梁画柱门宇融为一体,古朴中不失华丽。在宗祠正中上方赫然高悬着黑底金字—“段氏宗祠”四个大字,宗祠门前有一对威武的石狮,一看便知年代久远,但仍很显神气。宗祠通体显得很大气。
       我凝望着这高高的宗祠门楼,心中有种莫名的激动,心跳加速。我三步并作两步,上了台阶, 段氏宗祠理事会理事长段兆雄先生笑容满面地迎了过来,招呼我到宗祠会议室休息。
在会议室段兆雄先生详细给我介绍了英山段氏的情况。
       湖北段姓主要是从江西迁去的,原住江西饶州。至中公下传而至段彦宗。段彦宗就是湖北段姓的一世祖。彦宗公于宋哲宗元祜五年(1090年)任内官内史,后因战乱在家赋闲。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金人大举南侵,朝廷宣诏彦宗公守饶州。后被免职,举家外迁,最后选定在山水环绕、土田丰饶、民朴俗淳的英山瓦寺前定居,购买了当地吴、夏两姓田产及房屋基址,修建庐舍,艰苦创业。八世祖段伯坚因捉拿叛匪头目于朱元璋平定天下有功,明太祖亲自赏赐锦衣玉食及“禄米田”,并特许段氏建筑宗祠和戏台,用于祭祖和上演春戏。这一支段姓族人很重视对后人的文化教育,举人、进士几乎科科都有。如段珏、段环兄弟二人同年考中文武解元,这就是《段氏宗谱》中“冠南宫”的由来。
       宋咸淳年间设置英山县,五世祖段朝立为英山县的首任知县,因其为官清正廉明、开创县治卓有成效,后人在旧县衙侧畔建了一座祠宇纪念他,其墓现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段彦宗的后裔现在散布在除英山以外的罗田、浠水、 蕲春、黄梅、黄陂、大悟等县市。另有外迁浙江、安徽、河南、江西、台湾的。
       段兆雄先生告诉我,英山段氏宗祠历史要追溯到元代。据民国九年版《英山县志》记载,元顺帝十一年(1351年,徐寿辉称帝,英山屡遭兵祸。元顺帝二十年,陈友谅弑其主自称帝。是年,英山属明太祖。其后谅党残余舒发明,假称“红头巾”来犯英山,掠夺乡民。土人王子章、段伯坚设计捉拿,押送至京城,皇帝朱元璋赐二人主薄官职,(二人)坚辞不受,只受二姓祭祖之“禄米田”和后用以建宗祠、戏台之银两。御赐每年祭祖唱戏十天,颁发诏书曰“皇恩世禄”。自1369年祠、台建成,段氏祠堂和戏台存续600多年,至1977年前后,由于田地改造和河流改道,段氏祠堂和戏台才被拆除。
       说到当年这事还有个插曲:当时段氏戏台拆除时,正兴修瓦寺前大桥,当时领导安抚群众说,“拆你们千年台,还你们万年桥”。把当时放在戏台上的一对石狮和另一对石象安放到桥头四角做装饰。2008年石狮石象被文物贩子从桥头盗走,县公安局立案侦查,历时四个月才将被盗走的石狮石象从安徽文物市场拖回。如今这对饱经风雨的石狮又昂然守护在段氏宗祠大门两旁。
       说起重建祠台的事, 段兆雄先生说,几经周折,一言难尽。2007年族人段宗林向兆雄、子中等宗亲提出重建宗祠和戏台的建议,一度引起族人热议。2008年6月,成立了6人建祠倡导组。在前途未卜之时,最后只有兆雄一人坚持。在分发倡议书四处奔波途中,八十多岁的兆雄从摩托车上摔下来,手臂骨折,住院多日,但兆雄毫不退缩,一直坚持到祠、台建成。
       在段氏宗祠选址上,段兆雄先生感慨地说,得到了瓦寺村“两委”及600多名村民的大力支持,最终定在段氏洪祖祠遗址上。
       2010 年5月15日 祠堂建设动工,到 2011年10月5日,历时一年半。在2011年重阳节举行的典礼仪式上,来自七省(含台湾)近三十个县市以乃美国等地的宗亲共2000余人参加了活动。另有当地前来观摩庆典和观看戏台演出的群众约数千人。宴请佳宾的200余桌酒席同一场地同时进行,2000多人欢聚一堂,共举酒杯之场面真可谓盛况空前。
       在宗祠正厅,段兆雄先生在段氏先祖塑像前逐一给我讲解,在中间立的牌位前,他特意向我介绍到,为缅怀段氏女性给宗族发展做出的贡献,不仅立有先祖的牌位,而且将先姑的牌位也立在先祖像前,体现男女平等。我很是欣慰,封建传统宗族观念中,一直不肯承认女性在发展中的作用,即使有突出贡献,也进不了祠堂。而英山段氏宗祠能与时俱进,公正客观地认可其地位,不能不说是思想解放、开放包容的体现。由此,我在宗祠段氏先祖们的塑像前恭恭敬敬地行了礼。虽然我不是英山段氏的后裔,但还有句话,段无二姓, 站在老祖宗的面前,庄严、肃穆、虔诚而崇敬的历史感,油然而生。在宗祠大门的廊柱上一副楹联生动形象地记述了英山段氏发展轨迹和愿景。
冠南宫创县治奉世禄促共和复祠台应赞贤能辈出
铭共叔渡淮河寻胜地兴家业育人才可谓源远流长
      
      倦鸟思巢, 落叶归根。 自古以来,无数诗人咏唱过游子的思家之情。“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家是游子梦魂萦绕的永远的岸。  
      岁月如流,沧海桑田 。面对这亲眼所见的家谱与宗祠, 其穿越时空流淌着割舍不断的血缘关系; 从家谱到宗祠, 承载着义无反顾的民族凝聚力,积淀着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更连接着海峡两岸人民的血缘亲情; 从家谱到宗祠,其独有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是炎黄子孙根脉相连、生生不息的历史见证。
       从英山回来半个月了,那一幕幕依然萦绕在我的眼前我的脑海中。 家是一个人的栖息地,而宗谱和宗祠就是一个人追根溯源的灵魂栖息地,面对它们,我似乎有了一种归属感。一直漂泊的心灵似乎有了一个栖息地。
(文:新疆段蓉萍。)
 
 
 
相关文章
         最新留言 更多
现在参与宗亲话题
我也要留言>>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
关注段氏彦宗系公众号

         美食图片 更多
·沾满春天气息的22种绿色绿
·瘦身和美味两手抓低脂酸奶蛋糕仁的
·沾满春天气息的22种绿色绿
·完美制作一道宫保虾仁的保虾仁
·瘦身和美味两手抓手抓
·完美制作一道宫保虾仁的保虾仁
·瘦身和美味两手抓保虾仁保虾仁色绿
·沾满春天气息的22种绿色绿
·瘦身和美味两手抓手抓保虾仁
         名人纪念馆 更多

        美食图片 更多
·沾满春天气息的22种绿色绿
·瘦身和美味两手抓低脂酸奶蛋糕仁的
·沾满春天气息的22种绿色绿
·完美制作一道宫保虾仁的保虾仁
·瘦身和美味两手抓手抓
·完美制作一道宫保虾仁的保虾仁
·瘦身和美味两手抓保虾仁保虾仁色绿
·沾满春天气息的22种绿色绿
·瘦身和美味两手抓手抓保虾仁
         美食图片 更多
·沾满春天气息的22种绿色绿
·瘦身和美味两手抓低脂酸奶蛋糕仁的
·沾满春天气息的22种绿色绿
·完美制作一道宫保虾仁的保虾仁
·瘦身和美味两手抓手抓
 

   
Copyright © www.dszq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2003974号      后台管理
 
版权所有:段氏宗亲网   主办:英山段氏宗亲联谊会   协办:海内外各地段氏宗亲会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告知站长,立即删除!!)

技术支持:湖北移风网络有限公司